​杨建允谈企业社群营销运营规划在社交新零售中的运用(三)

2020-08-10

  杨建允谈企业社群营销运营规划在社交新零售中的运用(三)

  在前两篇文章中杨建允分别讲解了社群的营销规划、运营策划,本篇文章讲解:做好社群营销,零售企业需要作出的体系变革(本文适用于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社交新零售在社群运用中初步需要进行的体系变革)关于纯粹社交新零售模式中社群的运营,杨建允另外有专门的文章来讲解。

  在现有企业、门店传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简单的+社群模式,会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完全的到店模式,完全的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能够完全适应店+社群的新零售模式。需要结合当前社群营销环境,结合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环境,对现有企业、门店的经营体系做出适当的调整。

  --调整门店的运营体系:从目前传统门店来讲,大多体现的是以商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包括门店的设计布局、部门职能、岗位设置,大多都是体现的商品中心和管理商品。

  变革店+社群的营销模式,要对门店的运营体系做出调整。门店的布局要调整:要体现以人为中心,体现顾客在门店的中心位置。目前看上海区域的全家、711在做这一面的一些尝试,通过减少货架,加大顾客空间,增强门店的社交属性。全国的很多城市的便利店目前都逐步在做这方面的调整。

  门店的运营要调整:要增加专门的顾客经营(运营)部门和管理岗位,顾客要有专门人员去管理。这个岗位的职责很明确,就是如何吸引顾客到店,如何做出顾客价值,如何做出价值顾客。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要借助当前的社群、链接、传播等有效手段,去有效抓取顾客,去有效激活顾客,去有效做大顾客价值。

  要打造门店的IP属性,打造门店“拍感”。坚决不能再设置“禁止拍照”的传统理念影响下的顾客限制措施了。能够产生顾客拍照,自动分发朋友圈,代表着企业的营销能力赶上了时代的变化,具备了新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营销能力。能够让顾客产生的自主传播是最有价值的传播。

云图片

  --打造企业、门店的传播能力体系:营销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主导。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必须要变革调整,重构以新的移动传播为主线营销体系。

  企业要建立专门的传播部门,门店要设立专门的传播专员。传播部门要具备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也就是能产出更多的企业内部传播,并能带动种子用户传播、目标顾客传播的价值内容。

  内容要有非常的广泛性,不能仅局限于产品与促销本身。要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特性,以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为主要平台,结合直播、小视频等有关传播要素,构建起新的以传播为主导的新营销体系。

  当前零售企业的营销转换,就是要构建起以新传播为主导的新营销体系。

  --调整传统商品及品类管理体系:面对新的零售市场环境,零售企业的商品及品类管理传统模式必须要调整;面对当前的传播营销环境,企业要转变传统的商品组织、品类管理模式;面对新的店+社群新零售模式, 企业需要转换适应社群环境下的商品及品类管理模式。

  在社群环境下,商品的组织要积极创新“爆品”模式。社群本身可以产生造成“爆品”的良好土壤。

  品类管理及营销模式,要结合当前的消费需求特征,积极创新场景化的品类创新。由原来的以商品的物理属性为主体的品类管模式,转型以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为特征的场景化的品类管理模式。

  重点聚焦目标顾客的需求场景,重点结合社群环境下的营销需求,推动场景化的品类管理及营销模式创新。

  场景化一定是零售店品类变革的主要方向。这个变革需要一个过程。

  并且场景化一定是一种千店千面的表现形式。未来寻求企业的品类差异化,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的重点突破点主要集中在场景化这一主要方向。

  --调整企业的组织创新能力:传统的连锁零售模式是以总部的高度统一管理为主要特征。这一连锁模式是以标准化为主要管理手段,标准化虽然带来企业管理的效率,但是极大的牺牲了组织的创新活力。

  目前这种连锁模式造成的结果是“千店一面”,这种零售格局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消费需求变化。

  我比较认同一位专家的观点:当前消费变化的主要特点就是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并跟上这种变化。

  现在的消费需求确实形成了“瞬息万变”态势。

  面对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未来检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是企业的创新能力。

  零售企业必须要重新打造新的企业组织模式,赋予门店及各级管理者、各级员工以充分的创新空间,以创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

云图片

  本文篇幅有限,不能讲解整个体系的变化所需要做出的调整,做一个简图,帮助大家去深入的进行思考。

  关于社群在社交新零售中的营销运营,势界学府运营总裁班讲师杨建允先生分三篇文章来讲述,需要学习的伙伴们可以进入社交新零售服务平台小程序,势界学府板块,或是继续关注杨建允先生关于本文标题的其他文章。

云图片